河南一百度-高端生活第一网

房企债务重组提速,债转股成主流方式

大河财立方

【大河财立方 记者 秦龙】最近,房企债务重组不断传来好消息。

5月13日晚间,融创中国宣布其境外债务重组计划的聆讯将于2025年9月15日上午10时在香港高等法院举行。

记者注意到,连日来,上市房企旭辉控股正式启动68亿美元境外债重组表决程序,其债转股方案为债权人预留股权增值通道;金科股份1470亿元司法重整案获法院裁定,成为行业最大规模重整样本。

第三方研究机构克而瑞数据显示,截至2025年5月12日,已有17家企业债务重组或企业重整方案成功获批,其中,债转股成为重组主要方式之一。

债转股成为重组主要方式之一

5月12日,旭辉控股公告显示,此次债务重组方案中境外重组方案主流选项是债转股,境内重组方案基于公司现金流、资本结构与资产组合,参照境外重组模式及头部房企境内案例实施。

记者梳理发现,不仅仅是旭辉,从大多数房企的重组方案来看,多数债务期限展期、债转股、资产清偿、现金兑付等。但由于大多数出险企业存在现金流紧张,资产价值缩水或者已被抵押质押的情况,能够用于抵债的优质资产不多,而债转股成为大多数房企重组的主要方式之一。

例如,4月17日晚间,融创中国控股有限公司发布公告,总规模约95.5亿美元的境外债务重组,已取得重大进展。持有债务本金约13亿美元的初步同意债权人已签订重组支持协议,持有债务本金超过10亿美元的债权人正在进行签署程序,支持债权人合计持有债务本金占现有债务本金总额约26%。融创现向其他债务持有人寻求更广泛支持。

融创重组方案的一大核心亮点即“全额债权转股权”,为债权人提供获得短期流动性及潜在股票升值收益的机会。公司向债权人分派两种新强制可转债(新MCB),一类将获分配转股价6.80港元/股的新MCB,可在重组生效日起转股;另一类将获分配转股价3.85港元/股的新MCB,可在重组后18至30个月内转股,该类总量不超过债权总额的25%。

更早之前的3月18日,龙光集团向债权人公布了整体境内债务重组方案,涵盖“H8龙控05”“H9龙控01”“H9龙控02”“H1龙控01”等21笔债券,本金余额合计219.62亿元。值得注意的是,龙光集团提供了折价购回、资产抵债、债转股、特定资产和全额展期留债等五个选项,以满足不同类型投资人的需求。

房企债务重组进入快车道

实际上,今年以来还有多家房企债务重组方案成功获批。

2025年1月,融创十笔境内债务重组方案获批准,成为首家完成境内债二次重组的房企。3月13日,世茂集团的境外债务重组计划获得香港法院批准;3月27日,远洋集团宣布境外债务各项重组条件均已获达成,即日起正式生效;4月8日,佳兆业境外债务各项计划均已获相关法院批准。

近年来,多家房企陷入流动性危机进入债券重组流程。截至2025年5月12日,已有17家企业债务重组或企业重整方案成功获批,其中6家是2025年获批的。

此外,还有不少房企的债务重组进展也接近成功。如旭辉控股将于6月3日在香港高等法院指示下召开债权人会议,龙光集团超过80.8%的同意债权人已加入整体债权人支持协议,时代控股85.33%的债权人已加入境外债务重组支持协议。碧桂园近日也发布了公告,相当于现有公众票据本金总额超过50%的持有人已经加入重组支持协议。

“整体来看,房企债务重组和企业重整进入快车道,越来越多的成功案例,为其他还在困境中的企业提供了可复制的路径,将进一步加速推动这些房企重整和债务重组的进程,从而促进整个房地产行业实现风险出清、良性循环。”克而瑞企业研究总监房玲对记者分析。

公开数据显示,从债务到期情况来看,2024年房企债券到期规模4828亿元,2025年债务到期高于2024年,达5257亿元。业内人士认为,2025年,房企仍然面临规模不小的债券到期规模,企业化债工作在2025年将会进一步提速。

【责任编辑:牛尚 】
【内容审核:靳静波 】
【总编辑:黄念念 】
关注河南一百度了解更多本地资讯
微博
空间

推荐

点击右上角按钮
分享给您的朋友或是朋友圈